人物
重點
心理學/社會學
羅特(Rotter)
1.控制信念(對自己與環境之間相對關係的看法):內控、外控
佛洛伊德(Freud)
1.人格發展:口腔期(口腔性格:酗酒、悲觀、依賴)
肛門期(肛門性格:吝嗇、冷酷、頑固)
性器期->戀親情結
->與社會化及道德發展最有關連的階段
潛伏期(小學)
兩性期(國中)
2.人格結構:本我、自我、超我。
皮亞傑(Piaget)
1.倡用「基模」(基本行為模式),類型有反射基模、生理基模、心理基模。
2.認知發展:感覺動作期(物體恆存)
前運思期(知覺集中、自我中心、不可逆)
具體運思期(去集中化、守恆「數字、體積、重量」、分類、可逆)
形式運思期
3.道德發展:他律(道德現實主義)、自律(道德獨立)
柯柏格(Kohlberg)
1.道德成規前期/前習俗道德期(依據自己的需求從事道德判斷)
(1)避罰服從
(2)相對功利
2.道德循規期/習俗道德期(依據社會規範從事道德判斷)
(3)尋求認可
(4)遵守法規
3.道德自律期/後習俗道德期(依據自己的良心與價值觀從事道德判斷)
(5)社會法制
(6)普遍倫理
柯勒(Kohler)
1.頓悟學習(Insight Learning)頓悟與智力有關,且只限理解性的問題。
勒溫(Lewin)
1.社會心理學的創始人
2.以完形心理學為基礎,創「場地論」。B=F(PE) E:心理環境
魏泰邁(Wertheimer)
1.創立完形心理學,探究知覺意識的心理組織歷程。
詹姆斯(James)
1.創立功能主義(功能學派-研究個體適應環境時的心理或意識的功能。)
2.美國心理學之父
魏特金/威京(Witkin)
1.認知類型之父,認知類型有「重形式」、「全面性」、「穩定性」及「價值中立性」。
2.將人分為「場獨立型」與「場依賴型」
布魯姆(Bloom)
1.教育目標:認知、情意、技能。
2.認知目標的六個層次: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鑑。
※Mater & Wittrock(2001)將認知分為-記憶、了解、應用、分析、評鑑、創作。
※Anderson(2003):事實知識、概念知識、程序知識、後設認知知識。
3.提倡「精熟學習」(對不同能力的學生提供所需的時間,每人都能達到精熟)
托爾曼(Tolman)
1.提倡「方位學習(符號學習)」理論:白老鼠在迷津中,經到處遊走之後,已學到整個迷津的認知圖(Cognitive map),所以白老鼠在迷津中的行為是目的導向的,而不是像操作制約學習論所說的反應導向。->老馬識途
2.提倡「潛在學習論」
巴夫洛夫(Pavlov)
1.提倡「古典制約理論」
阿得勒(Adler)
1.創立「個體心理學」
艾爾肯(Elkind)
1.青少年自我中心的二大特徵:想像觀眾、個人神話
赫爾(Hall)
1.青少年階段為「狂飆期」
菲次(Fitts)
1.技能學習三階段:認知期、定位期、自動期。
傅立業(Freire)
1.反對「教育即存積(Education as Banking)」
薛爾茲(Schultz)
◎提出「教育投資論」
◎教育制度的經濟功能有-1進行科學研究,改進生產技術。
2發掘與培養學生的潛在能力。
3培養具有適當理想與態度的工作者。
4增進學生或工作者適應職業變遷的能力。
5培養各級師資及科學家。
伯恩斯坦(Bernstein)
1.兒童的社會背景會影響語言類型,語言類型又影響認知表現模式,進而影響教育成就。
布迪爾(Bourdieu)
1.導致勞動階級兒童學習失敗率較高的因素是內化的文化資本
2.「文化再製」(文化資本可以轉換為經濟資本)
吉諾斯(Giroux)
1.應將流行文化納入教學中,也要理解當中所呈現的矛盾的意識型態,並創造不同文化、政治生活的可能性。
2.課程是政治的,是主流團體透過合法而選擇的場域,教師須具批判的精神,探究課程語言的意識權力關係。
威里斯(Willis)
1.文化創生;著有<學習做勞工>
Lecky
1.提出「自我一致論」(教師若能改變學生的自我概念,則能改變其行為)
謝富樂(Scheffler)
1.提出教育四種概念(複合性、爭議性、多樣態的歷程、工作-成效)以及教育四種隱喻(接生、塑造、雕刻、生長)
揚格(Young)
1.著有<功績主義的興起>,其本質是智力和努力(競爭式的獲得)。
史特勞斯
1.創用「紮根理論」
蓋聶(Gagne)
◎影響學習結果的三個條件-
1.學習階層:訊號學習、刺激反應學習、連鎖反應、語文聯結、多重辨別、
概念學習、原則學習、解決問題。
2.學習條件:不同學習方式會產生不同學習結果。
(1)內在
(2)外在(教學時所設置的環境)
3.教學事項:引起學生注意、提示教學目標、喚起舊有經驗、提供教材內容、指導學生練習、展現學習行為、適時給予回饋、評量學習結果、加強記憶與學習遷移。
◎五項教學成果(目標):語文知識、心智技能、認知策略、態度、動作技能
◎「心智技能」包括:辨別、具體概念、定義概念、原則、高層次原則。
克柏屈
1.提倡教學之「同時學習原則」:主學習、副學習、附(輔)學習
2.主張設計教學法有四個過程:決定目的、擬訂計畫、實行工作、批評結果
桑代克(Thorndike)
1.「嘗試錯誤」學習理論
2.學習三律: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
3.智力多因說:
4.提倡學習遷移「同元素論」
5.世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學」的書(教育心理學之父)
6.美國心理測驗運動之父
7.提倡教學之「準備原則」
維果斯基(Vygotsky)
1.可能發展區(ZPD)
2.鷹架作用(Scaffolding)
3.強調社會文化與語言對認知發展的影響。有「心理學之莫札特」稱號。
布魯納(Bruner)
1.認知表徵發展三階段:動作表徵、形象(圖像)表徵、符號(象徵)表徵
2.發現學習:直覺思維與學習情境的結構是主要條件,強調認知是一種過程,而非一種結果。
3.以人為學科中心的課程計畫(簡稱MACOS課程計畫)->倡導「核心課程」
4.教學理論四原則:動機、結構、順序、增強。
5.螺旋式課程(Spiral Curriculum):教材是由具體到抽象、由簡單到複雜、由動作表徵到符號表徵等循序漸進,使每一階段的學習自成一個圓周,以後難度漸次升高,範圍漸次擴大,終而學到完整的知識。
斯肯納(Skinner)
1.倡直線式編序教材,採填充題型,著重學生回憶教材的能力,又稱組合答案式。
2.行為主義心理學
克勞得
1.倡選擇答案式的編序教材,著重再認的能力,比回憶的試題容易學習。
賈德(Judd)
1.提倡學習遷移「共原則論」
華德(Ward)
1.提倡「社會導進論」,主張教育是引導社會進步的主因。
馮德(Wundt)
1.實驗心理學之父(創設首座心理實驗室)
孔德(Comte)
1.首創社會學一詞(社會學之父)
2.知識進化為神學-玄學-科學,主張用科學方法進行社會現象的分析。
洛德(Lord)
1.首倡「潛在特質理論/試題反應理論」
溫納(Weiner)
1.三向度歸因論:因素來源(內外在)、穩定性、能控制性
2.六個原因:能力(穩定)、努力(能控制)、工作難度(穩定)、運氣、身心狀況。
海德(Heider)
1.情境歸因vs.性格歸因
2.平衡論(以個體本身和兩種態度之間的三角關係來說明態度的學習)
卡芬頓(Covington)
1.自我價值論(1)自我價值是個人追求成功的內在動力。
(2)個人視成功為能力展現而非努力的結果。
(3)成功難追求改以逃避失敗維持自我價值。
(4)對能力與努力的歸因隨年級而轉移。
費斯庭格(Festinger)
1.提出「認知失調理論」
推孟(Terman)
1.提出「智商(比率智商)」,編成斯比量表 IQ=MA/CA×100
2.著有<天才的遺傳研究>
魏克斯勒(Wechsler)
1.提倡「離差智商」(Deviation IQ)
2.編製魏氏智力量表=15Z+100
蘭開斯特(Lancaster)
1.導生制(以年齡較長的學生指導年齡較幼學生的一種個別化教學方法)
班度拉(Bandura)
1.社會學習論(三元學習論:環境、個人、行為)
2.觀察學習:注意->保持->再生->動機
【觀察學習是認知歷程,非動作仿效】
3.自我效能論
4.替代學習
華拉斯(Walls)
1.創造歷程四階段:準備期、潛伏期、豁朗期、驗證期。
克勞斯梅爾(Klausmeier)
1.提倡學習遷移「能力論」
艾瑞克遜(Erikson)
1.發展危機-6~青春期:勤奮進取vs自貶自卑
-青年期:自我統合vs角色混亂
2.將後成原則(渥爾夫首創)應用到人格發展中自我的成長。
3.提出「自我認定說」
赫威斯特(Havighurst)
1.發展任務
*青年期(國高中)的發展任務:
1身體器官與情緒表達趨於成熟。2能與同儕中異性相處。
3能適度扮演帶有性別的社會角色。4接納自己的身體容貌。
5情緒趨於獨立,不再事事依賴父母。6考慮選擇對象為將來婚姻準備。
7學習專長作將來就業準備。8在行為導向上開始有自己的價值觀念與倫理標準。
奧蘇貝爾(Ausubel)
1.有意義學習理論
2.前導組織(要領概念/先備知識/認知結構具有吸收同化新概念的功用)
3.提倡「闡釋法」(講解式教學)
涂爾幹(Durkheim)
1.教育的目的在使青年人社會化【教育功能:社會化、專門化】
2.社會連帶:藉由社會連帶使得原來獨立的分工狀態結合成集體的狀態。
3.集體意識:指存在於社會成員之間的共同信仰和情操,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元素。
派森思(Parsons)
1.將社會組織分為三個次級系統:策略次級系統、協調次級系統、操作次級系統。
斯皮爾曼(Spearman)
1.智力二因論:
1普通因素(G因素):一切智力活動都共同具有,即每個人都具有此種能力,只是多寡不一。->智力測驗
2特殊因素(S因素):為學習各種專門智能所依據的特殊能力,某一特殊能力與其他特殊能力之間並不相同。->性向測驗
卡特爾(Cattell)
1.流動智力-受先天遺傳因素影響較大,多表現在空間認知、機械式記憶等。
2.晶體智力/固定智力-受後天學習因素影響較大,多表現在語文詞彙及數理智識
斯坦柏格(Sternberg)
1.智力三維論:
1組合智力:後設認知、吸收新知、智能表現
2適應智力:適應環境、改變環境、選擇
3經驗智力:運用舊經驗迅速解決問題、改造舊經驗創造新經驗
塞斯通(Thurstone)
1.智力群因論(7種):語文理解(V)、語辭流暢(W)、數字運算(N)、空間關係(S)、聯想記憶(A)、知覺速度(P)、一般推理®。
基爾福(Guilford)
1.智力結構論:智力包括三向度(5×6×6),共180種能力。
(1)思維內容-視覺、聽覺、符號、語意、行動訊息(社會性智力)。
(2)思維運作-認知、記憶收錄、記憶保存、擴散思維、聚歛思維、評價。
(3)思維結果-單元、類別、關係、系統、轉換、涵意。
葛敦納(Gardner)
1.智力多維論:語文、數理、空間、音樂、體能、社交、自知。
Salovey & Goleman
1.情緒智力理論包括五種能力-【Goleman提出情緒商數(EQ);Stern提出IQ】
(1)認識自身情緒【情緒自覺】
(2)妥善管理自身情緒【情緒管理】
(3)自我激勵【將情緒導向正途】
(4)認知他人情緒【情緒判讀能力】
(5)管理人際關係【人際關係】
馬斯洛(Maslow)
1.人本主義心理學
2.需求層次論:基本需求(B:生理、安全、愛與隸屬、求知)
成長需求(G:求美、自我實現)
羅賓遜(Robinson)
1.SQ3R(上下雙向處理):
瀏覽(Surver)、質疑(Question)、閱讀(Read)、記誦(Recite)、複習(Review)
漢米爾(Hammill)
1.提倡資源教室/資源中心,其設有專門人員職司各項特殊教學的設計、實施、評鑑與改進,適用於資優兒童、智能不足及各類特殊兒童。
楊格(Young)
1.提倡「色覺三色論」(視覺神經系統中有三種感受器,分別職司紅綠藍三種不同波長的光波。->現在電視機的設計原理。
瓦克(Walk)/吉卜森(Gibson)
1.創立「視覺懸涯」(visual cliff),希望瞭解人類的深度知覺是否與生俱來,結果發現六個月大的嬰兒已發展到知(知所恐懼)的地步。
克朗巴赫(Cronbach)
1.將測驗分為「最大表現測驗」與「典型表現測驗」
2.創用「α係數」,適用於採多重計分。
Campell & Fiske
1.提出「多項特質-多項方法分析」以建立幅合效度與區別效度。
高德門(Goldman)
1.對學生資料之解釋,提出三向度解釋模式(資料來源、處理方法、解釋類型)
莫瑞(Murray)/莫根(Morgan)
1.編置「主題統覺測驗」(TAT),藉由圖畫的情境為主題,讓受試者在編造故事時投射出隱藏在內心中的問題。
莫里諾
社會關係測驗/社交測量法
奧斯古德(Osgood)
語意分析技術(使用相對的形容詞所構成的量尺,要求受試者對某概念加以評定)
高塞(Gossett)
1.發現「t分配」(一種以0為中心,左右對稱高峽峰的分配曲線)
高斯(Gauss)
1.發現「常態分配曲線」,又稱高斯曲線。
史蒂芬生(Stephenson)
Q技術
庫寧(Kounin)
漣漪效應
課程教學
萊因(Reine)
1.五段教學法:預備、提示、比較、總括、應用。
艾斯納(Eisner)
1.倡「空無課程/懸缺課程」
2.不滿傳統強調科學化的評鑑,轉而倡導質的評鑑。
3.主張「教育鑑賞」、「教育批評」、「教育的想像」。
史點豪斯(Stenhouse)
1.倡導「課程即研究假設」
李查德(Richards)
1.設計教學法:有目的、有計畫、有實際活動的學習單元。先有一個實際問題,由學生自己決定工作計畫、自己運用具體的材料,從實際活動中去完成,以解決實際問題。
柏克赫斯特(Parkhurst)
1.自學輔導法-道爾頓制(工約/月約:每一學科由教師規定各年級之作業項目)
華虛朋(Washburne)
1.自學輔導法-文納特卡制(養成自學能力、適應個別差異、培養學習興趣)
凱樂(Keller)
1.個人化教學法/凱樂計畫:特徵為自訂進度、講求精通、個別教導、善用指引、輔以傳統教學法。
泰勒(Tyler)
1.目標模式(工具模式)的課程,課程四要素:目的、經驗、組織、評鑑。
2.課程之父;課程聖經<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則>
巴比特(Bobbitt)
1.科學派課程理論(成人及社會本位課程)、『教育即生產』
2.活動分析法->教育是為成人生活,課程編製應以科學方法分析社會中的成人生活,作為依據。
塔巴(Taba)
1.倡「草根模式」的課程設計,主張課程應由課程方案的使用者(教師)來設計。
奧斯邦(Osborene)
1.提倡「腦力激盪術」(以八人為一小組,遵守和諧、尊重、不批評的原則。)
菲利普(Philipp)
1.提倡「六六討論法」(以六個學生為單位,在六分鐘內討論完畢)訓練領導人才
莫禮生(Morrison)
1.單元教學法:試探、提示、自學、組織、複講。
2.提倡教學之「熟練原則」
柯柏勒(Kibler)
1.提出「教學基本模式」(GMI):教學目標、學前評估、教學活動、評量。
【葛拉塞(首創):分析教學目標、診斷起點行為、設計教學流程、評量學習成果】
拉薩爾
1.首創分班教學之法。
◎ 課程統整模式
1.Kovalik統整主題教學模式(ITI)
2.科際整合(interdisciplinary units)
3.Palmer課程連結模式(CC)
4.Miller全人教育模式(HM)
行政
麥哥里(Megley)
1. Z理論 【X、Y理論是由麥理格(Mcgregor)所提倡】
史塔佛賓(Stuffbeam)
1.CIPP評鑑模式:背景、投入、過程、成果
2.主張「教育評鑑旨在力求改進,而不在證明」
葛立克(Gulick)
1.行政歷程POSDCORB:計畫(Planning)、組織(Organization)、用人(Staffing)、指揮(Directing)、協調(Coordinating)、報告(Reporting)、預算(Budgeting)
韋克(Weick)
1.學校為「鬆散結合系統」
費堯(Fayol)
1.行政歷程之父
2.提出分工、命令統一等十四項管理原則
賽蒙(Simon)
1.提出決策有限理性
2.行政決定過程三步驟:情報活動->設計活動->抉擇活動
泰勒(Taylor)
1.科學管理之父
杜拉克
1.目標管理(MBO)
賀滋柏格(Herzberg)
1.激勵保健學派/雙因子滿足理論
(1)工作滿足因素/激勵因素-成就感、受賞識感、工作本身、責任感、升遷。
(2)工作不滿足因素/保健因素-組織政策與管理、薪資、人際關係、視導、環境。
富連基(French).&芮文(Raven)
1.將權力分為五種:獎賞權、強制權、法職權、參照權、專家權。
哲學
蘇格拉底
1.主智主義,產婆法(詰問法)
2.主張「知識即道德」,知德合一,認為人性本善。
3.「知識是發現;教育即回憶。」「哲學是一種生活方式」
柏拉圖(Plato)
1.理性主義【在門口掛著「不學幾何者,不得入此門」】
2.著有<共和國>,分為三種人:頭部/金質/哲人、胸部/銀質/戰士、腹部/銅質/生產之士;教育是為培養哲學王。
亞里斯多德
1.實在主義之父,教育理念強調理性的啟發。
2.身體教育先於心靈教育
3.四因說:形式因、質料因、動力因、目的因。
4.演繹法的思考模式:大前提、小前提、結論。
5.著有:倫理學、政治學、工具。
坤體良(Quintilian)
1.<辯學通論>為第一本完全討論教育的專論,有雄辯教育家之稱。
2.反對體罰【與西塞羅同樣主張教育目的在培養雄辯家】
培根
1.「知識即權力(力量)」
2.廣智說(教育目的在求得豐富的知識,是經思考觀察而得的真知)
3.<新工具>,歸納法:盡量利用觀察的經驗活動去蒐集相關資料,將無用的、不相干的加以「擯斥」,剩餘的加以「收穫」。
4.打破四個偶像:
1種族偶像:習俗之蔽(大多數人的觀點未必為真)
2洞穴偶像:自我之蔽(受限於有限的經驗,以偏概全)
3市場偶像:言語之蔽(語言的意義常隨人的瞭解而變化)
4劇場偶像:學統之蔽(喜歡引經據典,不經思索接受學說內容的人)
笛卡兒
1.<方法論>,我思故我在;演繹法
洛克(Locke)
1.經驗主義(知識來自經驗),知識來源始自感覺與思考。
2.教育萬能(人出生時好像是白紙)
3.<民約論>、<人類悟性論>、形式訓練說
4.「健康的心靈,寓於健康的身體」
康米紐斯(Comenius)
1.世界第一本有圖畫的書->世界圖解;教育心理化、興辦實驗學校。
2.泛智論(泛智學校:秋):認為任何事物都有教育的價值
3.學校分為春(母親學校/生活教育)、夏(國語學校/訓練記憶力及想像力)、秋(拉丁學校/培養判斷力)、冬(大學/科學研究)。
4.<大教育學>為教育之系統著作。
盧梭(Rousseau)
1.自然主義,主張返回自然,倡導兒童本位。
2.思想與老莊類似;「凡來自自然的都是善的,而一經人手就變壞了。」
3.教育界的哥白尼
4.著有「愛彌兒」-主張兒童在12歲以前應接受「消極的教育」
-人的教育來自三種途徑:人、自然、事物。
5.反對書本教育,認為「讀本」形同「毒本」
巴斯道(Basedou)
1.受盧梭<愛彌兒>影響,為自然主義的具體實現,創辦泛愛學校。
懷德海(Whitehead)
1.提出「教育應該始於研究,且終於研究」。
2.認為實用,仍然是觀念最重要的價值,尤其是教育。
康德(Kant)
1.理想主義(折衷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
2.生而具有理性,教育的目的就在啟發理性。思想與孟子相似。
3.道德判斷以動機為主;訴諸理性的「無上命令」。
4.「沒有內涵的思想是空的,沒有概念的直覺是盲的」
裴斯塔洛齊(Pestalozzi)
1.用「樹木」的方法來比喻「樹人」(視教師如園丁、視學生如花木)
2.平民教育之父(貧民教育活動始於新莊)、小學教育之父、國民教育之父
3.在詩塘(Starz)設孤兒院,被尊為「孤兒之父」
4.強調「教育愛」;墓誌銘被尊為「人中之神、神中之人」
5.首先倡導「直觀教學(觀察法)」或「實物教學」,影響後世的科學教育。
6.學習開始於感覺(經驗論)
赫欽斯(Hutchins)
1.永恆主義
2.實施通識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理解能力和判斷力
愛倫凱(Ellen Key)
1.被譽為「二十世紀兒童的救星」
2.曾在<兒童世紀>中,提出「兒童是二十世紀的主人翁」。
菲希特(Fichte)
1.倡「國家主義教育思想」【德國為最早實施義務教育的國家】
2.教育目的在培養國民的「祖國愛」,重視公民教育之養成。
3.<告得意志國民書>推行全民教育,實現強迫義務教育。
4.世俗教育重於宗教教育,教育權應由國家主導。
凱欣斯泰納(Kerchensteiner)
1.提倡「公民訓練說」,教育目的在造就適合國家及時代需要的有用公民。
2.學校教育以勞動為主,強調職業道德化、團體生活道德化。
赫爾巴特(Herbart)
1.提倡「四段教學法」(系統教學法):明瞭、聯絡、系統、方法。
2.首創「教育科學」一詞(主張教育應以科學、系統的方法進行研究)
3.提倡教學之「類化原則」
4.教育科學之父(主張教育學要成為獨立的學門要建立在倫理學和心理學上)
5.統覺論:統覺能力分為認同、分類、調和、創造四類功能;應用於教學上時稱為「類化原則」。
6.興趣論(多方面興趣):包括來自與自然接觸的知識興趣(經驗的、思辨的、審美的),以及與人為交往的倫理興趣(同情的、社會的、宗教的)。
形式訓練說->Locke 行為養成說->Watson 形成說->Herbart
福祿貝爾(Froebel)
(幼稚園/恩物的創始人)
1.幼稚園之父;強調遊戲的價值、活動的重要性與學習的主動參與。
2.開展說(教育即自我實現)「教育之道無他,為愛與榜樣而已」
3.把兒童比喻為花草,學校比喻為花園,教師是園丁->園丁論
4.自由(使人選擇向善)與創造(使人得到智慧)是人類的天性。
5.幼稚教育的三項基本原則(1)順應幼兒自我發展(2)自發活動(3)社會參與
6.提倡教學之「自動原則」
斯賓塞(Spencer)
1.生活預備說
2.生活包含五種活動:
1與自我生存直接關係->身體保健=>最重要!
2與自我生存間接關係->謀生職業
3關於繁殖種族->作父母的準備
4關於維持社會關係和政治關係->公民的道德活動
5關於利用休閒時間和滿足趣味->休閒和娛樂
3.有機比擬論
4.「科學」是最重要的知識!
5.教育目的在使人生獲得愉快,故教育需包括三部分:
心智發展、道德訓練、體育
杜威(Dewey)
1.<民主主義與教育>,主張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
2.主張「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個體生長的可能性是源於未成熟狀態)、「教育即經驗不斷重組與改造的過程」(前三者為實驗主義之主張)、「學校是社會的縮影」、「教育無目的論」、「哲學是教育的普遍原理,教育是哲學的實驗室」
3.強調兒童本位的教育、活動課程及問題教學法
4.「教育本身沒有目的,只有成人、父母、教師才有目的」->強調「教育過程」!
5.學校教育的三大缺點:沒有生氣、不切實用、沒有興趣。
6.贊同進步主義的放任政策。「教育為導其生長」
蒙特梭利
(幼兒科學教學法的創始人)
1.創辦「兒童之家」,特色為:
1開放式的教學理念和空間。2混齡學習。3尊重個別差異和個別示範引導。4沒有固定的教學單元。
2.教育的目的,在養成獨立自由的人,對於兒童的任務,不過順應自然的程序幫助他們養成有用的能力而已。
3.倡導「兒童本位」「獨立教育」,認為受教育的人必須使自己成為自己的主人。
4.其學前教育理論與課程之發展始於教育智能不足者。
斯普朗格(Spranger)
1.文化主義(主張文化發展說)
2.<人生之形式>六種理想價值與人格類型:
經濟型(求利)-實業家;藝術型(求美)-美術家
理論型(求真)-思想家;政治型(求權)
社會型(求愛)-教育家;宗教型(求聖)
3.提倡教育愛及愛的教育,影響現代之教育。
李普曼(Lipman)
1.主張透過故事與小說來教導兒童推理,引導兒童如何思考、體驗哲學討論歷程之兒童哲學倡導者。
斯泰納(Stciner)
1.提倡人智學,創設華德福學校。
席勒
1.教育史上最早提倡「審美教育」
傅柯(Foucault)
1.採用考古學和系譜學從事哲學研究,重視生活體驗,並對這種體驗充滿無限執著和迷戀,曾提出「力量即正義」中的力量和「知識即權力」中的權力沒多大分別;認為知識只是社會上少數有權勢的人運用身體力量或心靈力量,將他們對正義的理念強加於大多數人身上。
中國人
孔子
1.教育目的在「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培養君子。
2.課程為德行藝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啟發教學法(認知學習)
4.「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因材施教
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反,則不復也」->自動原則
6.子以四教:文(文學)、行(德行;最重視)、忠(政事)、信(言語)
7.主張「性相近,習相遠」(學習結果受環境影響,教育非萬能)
8.首先提倡「政教合一」,以教立國、治國。
孟子
1.教育目的:明人倫;教育方法:因勢利導
2.「人皆可以為堯舜」、「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3.「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老子
1.教育理想有四:棄智、絕學、抱樸、守愚(教者使愚,學者守愚)
2.論學教方法,即是一個「愚」字。
3.反學校教育、順應自然。
墨子
1.教育目的:以利為義(以利為具體內容,以義為終極理想)
2.「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3.教育實施倡「以吏為師」(智者為政乎愚者則治,愚者為政乎智者則亂)
4.主張「兼相愛」、「交相利」,與邊沁的功利主義相似。
5.知識的種類有三:親知(感官)、說知(名言)、聞知(傳授)
荀子
1.注重積善、變化氣質、有恆、環境、音樂、「禮」、德操。著<勸學篇>
2.強調獎懲。「以善先人者謂之教」,重視教育價值的傳遞與創造。
莊子
1.「其知之也,似不知之也;不知而後知之。」與蘇格拉底「人唯有自承無知,才能有知」的見解相似。
告子
無善無惡論
性三品論
王充
1.<論衡>被統治者視為「異書」。認為環境的影響很大。
2.「孟軻言人之性善者,中人以上者也;荀卿言人性惡者,中人以下者也;楊雄言人性善惡混者,中人也。」
3.主張知識源於觀察成於思考,絕不能憑空虛構,注重驗證建立經驗派哲學。
董仲舒
「漢代孔子」
1.聖人之性(上品)、中民之性(中品)、斗筲之性(下品)
2.主張滅絕異學,尊崇孔道,以統一人民思想。
3.曾言「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4.主張人性的陶冶需藉由「民待王教而後化,性待教育而後善」
5.純粹的動機論,排斥功利說。對教育主張承天之道,積極指導。
6.天人三策建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興太學,置名師」「重選舉,廣取士」
韓愈
1.教育目的:明先王之教
2.<原性>:「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而已矣,中焉者可導而上下也;下焉者惡而已矣。」
王通
1.主張求學的目的在求道,不在求利,為宋明理學之先驅。
淮南王
1.主張「性」為教育之中心,教育的最好方法在節慾。
揚雄
1.「人之性,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主張求學最重要在「良師教導」,則言行均將與之類化,而趨於善。修養要用「勉」的功夫。
顏元(顏習齋)
1.主張「正其誼,適(足)以謀其利;明其道,適(足)以計其功。」實利教育
顏之推
1.主張教育子弟需從懷胎時教起,至少需從幼時教起。
程顥(明道)
1.教育目的:教人識仁(其學本之大學中庸)
2.教育方法:內外兩忘、主敬(敬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定,定而後能明)。
程頤(伊川)
1.教育目的:教人學為聖人
2.「能敬而心自專一,專一然後有所得」
1.程顥之學近於孟子,遞演為象山、陽明;伊川之學近於荀子,遞演為晦庵。
2.程顥主內外兩忘,重自得;伊川主寡慾,重窮理。
3.程顥主「氣」一元論,以性即氣;伊川主「理氣」二元論,以性即理。
張載(橫渠)
1.教育目的在變化氣質及於天地之性,主張「性有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學禮!
2.<西銘>:「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尤具博愛精神。
3.「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朱熹(晦庵)
1.教育目的:明五倫。方法有: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2.求學方法:知行並重,主敬、窮理(格物致知)。
3.以禮記中之大學、中庸與倫語、孟子並列,稱為四子書。
陸九淵(象山)
1.教育目的:明理(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理,理、心、宇宙實是一物。)
同:均尊孔孟
異:朱熹採用科學方法,重經驗,在道問學,在格物致知。
陸九淵採用玄學方法,重直覺,在尊德性,在發現自己的良知良能。
王陽明(守仁)
1.教育目的:致良知(方法有:誠意格物、由近及遠、戒慎恐懼以防人欲)
2.「非善非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為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3.提出「知行合一」,著<傳習錄>,重視兒童教育。
許魯齋
1.教育需注重實際生活、注重思考、注重持敬。
劉念臺(宗周)
1.教育目的:復性(即復此知善知惡之性,自知其為善,則為善無不盡;自知其為惡,則去惡無不盡)
顧亭林(炎武)
1.教育目的:通經致用
2.求學方法:博學於文,行己有恥。
黃宗羲(梨洲)
1.教育目的:致良知,慎獨為致良知之功。
2.政治理想:重民權、抑君權、尊法律。
3.以致用為目的,以修德為講學的根本,以博讀經史為求學的方法。
王船山
1.其觀點近於康德。主張「德性之知」是先天的,是知識的根本;「見聞之知」是知識的材料。教育目的在止於至善。
戴東原(震)
1.善於考證之學
2.教育目的在使人的情欲的發動合乎於理
蔡元培
1.中華民國首任教育部長
2.提倡美感教育、世界觀教育、軍國民教育、實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五育)
張之洞
1.著勸學篇,提倡「中學(內學/治身心)為體,西學(外學/治世變)為用」(以封建倫理綱常的思想、中國傳統的經史之學,作為一切學問的根本,根本學會了,才可學習對封建統治有用的西學。在尊孔、讀經、堅守禮教的前提下,學習洋務事物所需的西方語言、文字、規章與自然知識。)
梁啟超
1.亦提倡「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中西兼通);要求仿西方創辦女學。
容閎
最早主張派遣留學生的人
盛宣懷
上海建師範院(師範教育之始)
2007年7月27日 星期五
教育人物重點整理
張貼者: Ramon雷蒙帥哥 於 清晨5:11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