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今社會是由各種不同階層的人而組成,為一個多元化的社會,而學校是社會的一小分支,可以由學校觀察出整個社會的型態。姑且不論社會,而對學校作觀察,我們不難發現班級中有強勢〈富有、智力高人一等…〉以及弱勢〈清寒、智力低落單親、肢體障礙、心理障礙…〉的人,大家只想和強勢的人一起;而弱勢的人大都會受到排擠、鄙視!而教師要如何有效地培養教育這擁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學生,以及要如何「置身其中,體驗學生的感受」則是我們現今所要探討的一門重要的課題!
在班上的弱勢團體的常見種類
I. 班上的清寒學生
一.教師如何幫助清寒學生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這兩句雁心會的標語在大陸山區地方隨處可見。透過許多報導,我們知道世界上有許多地區充滿了失學的兒童,經濟陷入困境的家庭,他們寧願縮衣節食,也要為孩子爭取讀書的機會,因為他們深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只有教育才是脫離貧苦的出路。不過還是有無數學齡兒童,因為家境貧困,被迫輟學。
雖然台灣目前教育較為這些國家普及,伴隨著許多新的教育政策的實施,國人也許見形忽略了清寒貧苦家庭學童的就學權益。事實上,由於適逢經濟不景氣,以及貧富差距的日漸增大,台灣有不少家庭苦於經濟壓力而無法讓孩子順利就學接受教育。有鑑於此,教師應盡其最大力量以幫助班上、學校裡這些清寒的孩子們。
二.教師能做到什麼?
(一)有效運用清寒獎助學金並藉由慈善團體的幫助
目前每一學期或每一學年,無論是學校、政府等公家機關或民間個人基金或慈善團體,皆提供不少申請獎助學金的機會。教師可以幫助學生使其獲得相關的資訊、訊息,學生不但可以減輕經濟負擔,還對其有鼓舞獎勵作用。
以台南縣歸仁國中為例,「教職員工捐薪水 家長會慷概解囊 仁壽宮伸援手 學生感恩努力向學回報 」
景氣低迷,需要濟助才能完成學業的個案激增,台南縣歸仁國中設有「仁愛基金」,由該校教職員工自由捐款,並結合社會資源,集腋成裘,把溫暖適時輸送給需要的學生,多年來蘊藏不少感人故事。許多家長會委員認為該項工作很有意義,相繼加入行列,慷慨解囊;不少退休老師行有餘力,也願意共襄盛舉。仁愛基金來源於是不虞匱乏,嘉惠很多家境貧困、有心念書的學生。歸仁國中總務主任鄭家輝表示,演變到後來,該校教職員工亦經常自發性捐款充當仁愛基金,在校長黃光明登高一呼,並獲教師會支持,決定結合各方社會資源挹注,讓仁愛基金能幫助更多家境貧困學生完成學業。 目前仁愛基金主要採校內募款方式,由該校教職員工自由樂捐,並自薪水中扣款,每月約可累積二萬三千餘元,積少成多,同時接受外界捐獻,有效整合運用,針對家境清寒及有急難需求學生,及時提供援助。鄭家輝說,仁愛基金濟助個案,大都由和學生最接近的各班級任導師提報,校方充分信賴導師的查訪,但為顧及學生自尊心,儘量不讓接受濟助個案曝光。該校今年藍姓應屆畢業生,父親十二年前因車禍事故喪生,母親亦因腦溢血撒手人寰,藍生必須和就讀國立新豐高中姐姐相依為命,處境堪憐。歸仁國中仁愛基金發揮「及時雨」功能,協助藍生完成學業,並輔導就讀新豐高中,和姐姐彼此照應,使藍氏姐弟無後顧之憂,繼續在升學之路衝刺。也有許多學生接受濟助辦妥註冊手續後,懷抱感恩之心,透過導師詢問能否成為「工讀生」,為學校做點事情,以為回饋。校方告訴這些學生,只要認真上進、奮力向學,就是對學校最好的回報。點滴愛心不嫌少,集腋成裘可以發揮意想不到的功能。歸仁國中仁愛基金成立廿多年來,幫助過無數學生完成學業。鄭家輝主任說,這些曾接受濟助學生,日後有能力,也能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成為仁愛基金力量的擴張,這才是校方最大的期盼。
教師也可以藉由民間團體的力量,像是家輔中心、世界展望會等慈善團體,還有地方政府社會局等,將班上清寒學生的個案轉借給這些機構。藉由這些機構的力量,來幫助需要幫助與關懷的學生們!家輔中心或世展會等機構,不單只是對於受助學童提供經濟上的幫助,還會舉辦一些強化其身心發展的活動,相信這方面的協助也會使得學生們獲益匪淺!
(二)多觀察、關懷清寒學生
俗話說,「一樣米養百樣人」,此話意味著人的多樣多變性,學生也一樣,個性特質人人個異。通常,需要幫助的學生不會主動開口尋求教師的幫助,此時教師可運用同理心,本身先以反向思考方式(if I were him)→我擁有什麼、我需要什麼、最想得到的幫助…;再回歸到教師本位,進行→1.有計劃的觀察(觀察學生平日的行為舉止).2.定時的觀察(午餐時刻的觀察或利用下課休息時間,找學生聊聊)3.不定時的觀察(如果方便的話,亦可考慮進行家庭訪視)4.亦可尋求週遭同學的幫助(幫忙觀察同學的情況)。經過一連串的觀察之後,審查、評估學生最需要的幫助是什麼,進而找出最合適的管道去幫助他們。另外,教師也可以藉許多的機會,適時的給予學生鼓勵性的話語或啟發性的開導,使其人生觀趨於樂觀!
(三)善用學校輔導室資源
教師可以結合輔導室資源以幫助清寒學生,首先,教師要了解學校輔導室能針對清寒學生提供哪些幫助,以及老師可以利用何種輔導方法理念對需要的學生作有效的諮商。所以教師要能充分利用學校行政資源,運用輔導室輔導老師的專業領域,對於學生提供心靈方面的資助。或者是使用輔導室的諮詢室與學生聊一聊。才能確確實實的做到幫助學生的目的!
家扶中心 http://www.ccf.org.tw/
世界展望會 http://www.worldvision.org.tw/
慈濟 http://www.tzuchi.org.tw/
II. 班上反應慢的學生
一.何謂反應較慢的學生 :
在此我所要探討的班上的弱勢團體是反應力較慢的同學, 在一個班級裡每個學生的領悟力都不一樣,有的人是老師一說就懂,反應力很快,但有些的同學卻是老師需要一提再提,而有時候卻也連最簡單的教學都是非常茫然的。在班上大部份的同學都可以趕上老師上課的進度,但就是有一些的同學是領悟力較差的。有時候老師會問問題,有時候老師會提供一些因為在課業上表現良好的獎勵,像這樣的情形,大部份是沒有他們的份的。在教學的過程中,他們會因為反應差而受到老師的忽略,更嚴重的,他們也有可能會被班上的其他同學欺負。有的學生也會因為做事情的反應要慢而被懷疑較笨或是認為他們很膽小,所以被欺負也是不會聲明出來的。
二.成為弱勢團體的原因
在來,我所要探討的是為什麼班上會有所謂的被稱為反應慢的學生,而因此被欺負。在此提出了幾點原因是關於班上這一類學生形成的原因:
1. 班上有其他自大並且愛欺負人的學生:
一般來說,班上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的同學,因為他們本身反應靈敏,因而瞧不起那些反應較慢的同學。可能會嘲笑他們愚蠢或是其他更難聽的字言,那些反應慢的同學在這樣的嘲笑下,漸漸地沒有力氣反抗,於是成為了班上的弱勢團體。而有些同學卻也藉著這樣的行為來吸引其他人和老師們注意,即使他們本身對了同學沒有特別深的恨意或有意的嘲諷,卻也是為班上的氣氛或那些受欺負的同學帶來莫大的影響。其他的同學可能會受到影響,進而也加入了欺負那無辜的同學的行列。在此有一個例子 :
小明是一個安份守己的好學生,他會做好他份內的工作,但有一點是他覺得最大的缺憾,每次上數學時候,他覺得老師講的他都聽不太懂,雖然有疑問,他也是不敢舉手發問。每次的數學都是考班上分數倒數的那幾位,之後,同學就覺得他比較笨。大牛是班上每次上課比較反應的同學,很愛發問問題,老師問的習題也都搶著回答,是對自己很自信的學生。有一次,老師出了一道簡單的題目在黑板上,請小明上台演練,不過小明身旁的大牛和其他的同便一起起鬨說: 小明那麼笨一定不會的,老師幹嘛叫他。之類的話……..
2. 反應慢的學生自己內心所產生的自卑感:
欺壓久的學生已經懶得很別人爭辯,而且也覺得自己比不上人家,便產生一種自
卑感,跟別人相形成下,班級事務的參與會顯得較不積極,有時被同學占了便宜也是不太會為自己申明出來的。愈是這樣的情形,就更加地容易受到同學的欺負,因為既然他們不說出來或者是當場無法表達出自己的憤怒,要靠他人的協助,當然就更困難了。
3. 老師對反應慢的同學的歧視 :
有的老師會因為想要教出成績好或者是品學兼優的學生,他們會漸漸地對班上反應要慢的同學產生輕視的態度。在上課的過程中可能會故意忽略那些趕不上進度的學生並且對他們也不會提出額外的幫助,有的只是口語上的責罵或者是不諒解。以下有一個例子是談到一對在期中考考壞的雙胞胎姐妹,他們的導師在考試後有幫班上排名的習慣,由於那兩位女同學的成績實在太過低分,那位老師為了要拿到較高額的獎金,如果教出來的學生教低得離譜,將會被扣獎金,於是他要求家長開一份學生的弱智證明。對於那兩個小女孩來說無非是一種侮辱,因為她們被歧視了。那位家長十分地不願意這麼做,而那兩位小女孩也不相信自己是笨蛋。
這樣的情況在其他地方也曾發生過。據有關教育界的人士介紹,自從取消了留級制後許多小學校的學生都曾被迫做過智商測試,因為只有證明是弱智學生,即使考零分也不會影響到班級的總成績和學校的升學率。後來那位家長還是去做了弱智測驗,但是醫生卻是十分地肯定他們兩位的智商的。醫生說她們兩個都是很聰明的小孩,根本就不是智。根據未成年保護法中的規定 (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所以位老師是不能對學生做這樣殘忍的事的。
三.解決方法:;
面對反應力慢又會被欺負的學生,老師該如何幫助他們呢 ? 以下有幾點,是我認為比較恰當的:
1. 利用團體的動力:
老師可以在班上宣導要幫助同學這樣的訊息,要發揮同學愛,假如有同學無法跟上進度,成績較好的同學應該設法幫助他,使他能早點跟上進度。
2. 掌握全局:
不管上課或下課,老師都要知道班上有哪些欺負同學的行為,在事情還沒擴大時就加以制止,以免造成受欺負的同學已經產生自卑的心理,而在班上變成是消極的態度,因而成為受到忽略的同學。
3.立定可達成的目標:
對這樣的學生可以立定可達成的目標,慢慢地求得進步。漸次的進步乃整個學習的一小步驟。老師還可以給予正增強物或負增強物,讓習慣消極的同學可以有一個具體的限制或規定。
4. 個別輔導:
面對這樣的學生,老師可以提供課後個別的輔導,因為他們反應比較慢的原因是聽不懂老師對大多數人上課的方法,這時候個別且適合的輔導就成為是那些學生學習的重要的因素了。
III. 其他種類的學生:
除了家境貧困,以及學習、反應能力較弱的學生之外,還有一些學生,因為個性、外表、或者家庭等種種因素,成為班上弱勢的一份子。以下列舉三種不同的狀況加以探討。
一.個性膽小內向的學生
個性膽小內向的學生,常常是班級中沉默的一份子。他們通常保持沉默,很少有自己的意見,參與度不高。甚至有時候,因為他們的膽小懦弱,遭到同學的欺侮,也悶不吭聲,默默忍受。
我們的建議是:
老師先帶這樣的學生建立自己的自信,讓學生自己為自己站出來,學會表達自己。他們不說話,並不代表他們沒有聲音。另外,老師可以找一些同學,給予他們同學之間互相幫助愛護的觀念,請他們對那些內向膽小的同學伸出手,主動帶他們走進班級,幫助他們建立自信。一但有了同儕的幫助,或者認同,這些原本不參與班級的同學,因為受到同體的認同,便會慢慢走進團體,走進班級。而那些欺侮人的同學,除了依同理心的方式讓他們明白自己這樣的行為是不好的,為了彌補他們之前的行為,他們必須是首先對那些內向的同學伸出手的人。
二.因為外表而遭同學取笑的學生
青少年的孩子,是很重視外表的,並且總愛拿同學的外表,或者長相來消遣取笑甚是排斥他們。例如小胖子,就經常是同學們的目標。如果這些同學內向,那就更容易被同學們苛薄或者譏笑排擠。
老師必須強力灌輸學生健康的觀念:不要以貌取人,並且要尊重他人。在這裡,同理心一樣是最重要的基本運用方式。此外,學生們必須明白,外表不是長久的,外表更不是一切,勿以外表去評斷審視個人。取笑或者排擠都是是不尊他人,而且不成熟的行為。而對於這些被取笑的同學,老師可以找機會讓他們一展他們的長處,讓同學明白:應該要看重的是人的能力內涵,而非外表。
三.單親家庭的學生
其實現在許多單親家庭的學生,在班級或者校園中的適應情況良好,但是我們在此論及的是情況較不佳的狀況的探討。單親家庭的學生,家庭狀況較為特殊。比起一般家庭的孩子,有時候他們顯得早熟懂事,但是有時候在他們心中卻有深深的缺憾。這些缺憾,或許會使得這些孩子較為陰沉,或者沒有自信,或者悲觀,甚至會出現偏差的行為。有些同學可能因為他們家庭背景的特殊,或者排擠或者議論或者諷刺他們。
結語
適應不良教師在帶領班級的時候,多少在班上會遇到一、二名適應不良的學生,這些學生的問題不見得在學習態度上,而是缺乏正面的同儕關係發展,在班上他們往往區居弱勢,遭到同儕排擠。
就班級經營的氣氛而言,面對弱勢的學生,導師因應的態度非常重要!倘若連導師都排擠該生,班上同學即會捕捉到一種暗示性的默許。另外,有些老師,一廂情願的企圖改變該生的人際,「規定」同學必須固定與該生交談、互動,反而造成學生心理反感,將對導師的不滿情緒,轉而發洩在該生身上。
一般而言,導師可以請輔導老師或者學校社工協助輔導學生,倘若學校資源有限,無法分工,導師可以私下約談該生,扮演他的情緒出口。
運用角色扮演以協助同儕互動其實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教師在輔導關係中,運用角色扮演的技術,協助該生練習自我表達與培養傾聽的能力。此外,青少年對同儕在意的程度,超乎成人想像,與同儕的互動可以學住青少年了解家人以外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對於青少年的社會化發展,有莫大的影響,教師可在協助適應不良學生的同時,讓家人了解同儕關係欠缺的孩子所需要的接納與幫助。
2007年8月19日 星期日
老師如何幫助班上的弱勢學生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